搜索
生命学院丁兆军教授团队揭示NAC1协同SHR/SCR-CYCD6;1模块调控根基本组织成熟的分子机制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丁兆军教授团队在MolecularPlant杂志(IF:21.949)上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NAC1regulatesrootgroundtissuematurationthroughcoordinatingwithSCR/SHR–CYCD6;1modulein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拟南芥NAC转录因子家族成员NAC1协同SHR/SCR-CYCD6;1模块调控植物根基本组织成熟(ro...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刁文瑞教授团队发文揭示去中心生态的中心化安全风险
近日,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刁文瑞教授团队的论文“BadApples:UnderstandingtheCentralizedSecurityRisksinDecentralizedEcosystems”被顶级国际学术会议TheACMWebConference2023(CCF交叉领域A类国际会议,本年度录取率19.2%)录用。该项工作首次系统性地研究了去中心化生态系统中的中心化安全风险。2021级博士研究生闫凯伦...
Engineering Microbiology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近日,EngineeringMicrobiology(ISSN2667-3703)通过了Scopus内容遴选与审查委员会(ContentSelection&AdvisoryBoard,CSAB)的评估,正式被Scopus数据库收录。2022年,EngineeringMicrobiology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期刊水平在国内获得充分肯定。此次被Scopus数据库收录是EngineeringMi...
生命环境研究公共技术平台支撑固态电解质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生命环境研究公共技术平台进行了固态电池中LiPxSy类电解质材料的物相结构和高分辨晶格像表征方法技术改进,有力支撑了全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的显微结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平台李小菊高级实验师利用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cnaiG2F20),配备Gatan626冷冻传输样品杆,开展了创新性的表征技术研发,服务于...
冯俊伟教授在《中国法学》发表最新理论成果
2023年第1期《中国法学》发表了冯俊伟教授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刑事证据“生命流程”的理论阐释。本文对刑事证据从生成、收集、保存直到提出、运用的“生命流程”作出了理论阐释。如何理解刑事证据是刑事证据法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研究认为刑事证据法主要作用于审判阶段的定罪问题,对刑事证据的理解也更多从结果角度、...
秦亚青教授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发表学术论文
2023年第1期《世界经济与政治》发表秦亚青教授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知识涵化与社会知识再生产——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路径为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重要进步,引发了世界国际关系学界的讨论和辩论。有观点认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或许是非西方世界里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理论建构”已经成为“非西方...
申玉龙教授课题组在极端嗜热古菌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院)CRISPR及古菌生物学团队申玉龙教授课题组在硫化叶菌细胞周期调控和遗传信息传递方面的研究获得新进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三届鳌山前沿论坛成功举办
2月1日,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三届鳌山前沿论坛在青岛蓝谷成功举办。
生命学院刘树伟教授课题组解析小麦耐碱分子新机制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刘树伟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Plant(IF,21.949)在线发表了题为“Ca2+-dependent TaCCD1 cooperates with TaSAUR215 to enhance plasma membrane H+-ATPase activity and alkali stress tolerance by inhibiting PP2C-mediated dephosphorylation of TaHA2 in wheat”的研究论文,揭示...
史大永教授团队在ACS Catalysis上发表关于镍催化谐二氟烯烃双C-F键的选择性官能化的研究论文
近日,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史大永教授团队在ACSCatalysis(IF=13.7)上在线发表题为“Nickel-CatalyzedStereoselectiveCascadeC-FFunctionalizationsofgem-Difluoroalkenes”的研究论文。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李晓伟为第一作者,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史大永教授为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山东大学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