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俊伟教授在《中国法学》发表最新理论成果
2023年第1期《中国法学》发表了冯俊伟教授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刑事证据“生命流程”的理论阐释。本文对刑事证据从生成、收集、保存直到提出、运用的“生命流程”作出了理论阐释。如何理解刑事证据是刑事证据法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研究认为刑事证据法主要作用于审判阶段的定罪问题,对刑事证据的理解也更多从结果角度、...
秦亚青教授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发表学术论文
2023年第1期《世界经济与政治》发表秦亚青教授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知识涵化与社会知识再生产——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路径为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重要进步,引发了世界国际关系学界的讨论和辩论。有观点认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或许是非西方世界里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理论建构”已经成为“非西方...
申玉龙教授课题组在极端嗜热古菌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院)CRISPR及古菌生物学团队申玉龙教授课题组在硫化叶菌细胞周期调控和遗传信息传递方面的研究获得新进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三届鳌山前沿论坛成功举办
2月1日,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三届鳌山前沿论坛在青岛蓝谷成功举办。
生命学院刘树伟教授课题组解析小麦耐碱分子新机制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刘树伟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Plant(IF,21.949)在线发表了题为“Ca2+-dependent TaCCD1 cooperates with TaSAUR215 to enhance plasma membrane H+-ATPase activity and alkali stress tolerance by inhibiting PP2C-mediated dephosphorylation of TaHA2 in wheat”的研究论文,揭示...
史大永教授团队在ACS Catalysis上发表关于镍催化谐二氟烯烃双C-F键的选择性官能化的研究论文
近日,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史大永教授团队在ACSCatalysis(IF=13.7)上在线发表题为“Nickel-CatalyzedStereoselectiveCascadeC-FFunctionalizationsofgem-Difluoroalkenes”的研究论文。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李晓伟为第一作者,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史大永教授为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山东大学微...
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邓伟侨教授团队在光诱导二氧化碳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邓伟侨教授团队在光诱导二氧化碳(CO2)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设计合成了一类含有电子给体-受体(D-A)结构的聚离子液体(PILs)催化剂,首次在无金属、无助催化剂和无溶剂的条件下实现了光诱导CO2环加成反应。相关成果以“Poly(ionicliquid)sforPhoto-DrivenCO2Cycload...
张玉忠教授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刊发大肠杆菌分裂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近日,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玉忠教授团队在ScienceAdvances(五年影响因子16.895)在线发表了题为“InsituvisualizationofBraun’slipoproteinonE.colisacculi”的研究论文。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盛琪、硕士生张梦瑶、刘思敏为并列第一作者,张玉忠教授、苏海楠教授,以及英国谢菲尔德大学SimonFoster教...
STAR实验观测到不同基本粒子之间的量子干涉
近期,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的STAR国际合作实验在世界上首次在高能散射实验中观察到不同基本粒子之间的量子干涉,提供了高精度研究原子核中胶子分布的新方法。该测量实现了费米尺度的双缝干涉,并观测到一种全新的量子纠缠现象。实验结果于2023年1月4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ScienceAdvances9,eabq3903(2023)],题为...
生命科学学院丁兆军团队揭示生长素调控下胚轴伸长新机制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丁兆军团队在ScienceAdvances(IF,16.8955)在线发表了的题为“AuxinpromoteshypocotylelongationbyenhancingBZR1nuclearaccumulationin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Auxin和BR协作调控下胚轴伸长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