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排行
学术动态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王琳淇研究员为“格微致知——研究生创新特色课程”授课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1日    点击次数:

5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王琳淇研究员受邀参加“格微致知——研究生创新特色课程”,作题为“人类病原真菌进化与表型耐药”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翔教授主持。

王琳淇研究员以布鲁氏菌感染的古猿脊椎骨和欧洲黑死病为切入点,幽默风趣的向同学们介绍了微生物感染在临床上的巨大挑战。讲座分为三部分。首先,他介绍了群感因子Qsp1而非以往认为的性信息素是激发重要人类病原真菌隐球菌α同性生殖的核心分子,继而导致抗性菌株产生。其次,面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率高、临床治疗失败频发的巨大挑战,王琳淇研究团队针对两性霉素B表型耐药问题发现宿主脑部葡萄糖能够驱动隐球菌耐受两性霉素B,并且揭示Mig1是介导葡萄糖依赖药物耐受的核心转录因子。最后,他分享了团队鉴定到一种多重耐药、新环境病原真菌——河道红冬孢锁掷孢菌,并发现哺乳动物的37℃核心体温会驱动该菌内源性自由基积累,促进新真菌病原体基因组变异。讲座最后,师生与王琳淇研究员进行了积极互动。

王琳淇,中国科学院特聘核心研究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首席),F1000Prime学术推荐专家。致力于人类病原真菌的研究,近年来作为独立/末位通讯作者在Nat Microbiol(发表2篇,接收1篇),Cell Host&Microbe,Nat Commun,Annu Rev Microbiol,Adv Drug Deliv Rev,eLife,PLoS Genet,mLife, Sci China Life Sci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发现了多重耐药真菌新病原——河道红冬孢锁掷孢菌,揭示了宿主驱动的真菌表型耐药新类型,证明了高度耐药真菌持留菌可在宿主体内形成,研发了具有抗真菌持留菌活性和有效杀伤真菌泛耐药菌的FDA药物。

【 作者:韩风昕   摄影:李媛    来源:微生物技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刘璇    】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