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排行
媒体关注

【大众日报】人造板进入无醛时代!山大又一科研成果在青岛蓝谷落地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10日    点击次数:

“我们的无醛胶黏剂,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原料无任何甲醛添加,可广泛应用于家具板材。现在我们正在集成从产品配方到生产装备的自动化生产解决方案,下一步将整体输出解决方案……”

8月3日,在青岛蓝谷海科创业中心,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曙光谈起无醛胶黏剂的产业化前景,信心满满。眼下,国内多家企业正与科研团队进行紧锣密鼓对接,无醛胶黏剂在人造板行业实现大规模应用指日可待。

这是青岛蓝谷矢志打造创新创业生态、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结出的又一硕果。

技术突破:

为人造板行业提供没有甲醛的胶黏剂

甲醛(HCHO),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确定为致畸、致癌物质,并被认为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

据王曙光介绍,室内甲醛的主要来源包括基础装修装饰材料、软装修材料、家具产品、车内非金属材料等。其中,人造板是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在室内环境中会缓慢释放甲醛气体,时间可长达十几年。

早在2016年,王曙光教授科研团队的于伟、张根成、吕祥兴、张伟等就开始了无醛胶黏剂技术的研发,在实验室完成了产品配方、设计出了成套生产装备、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为该技术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2019年初,该科研团队与国内最大的人造纤维板企业山东佰世达集团达成合作,共同成立“山东大学-佰世达无醛人造板研究院”,启动了无醛胶黏剂的中试生产。该研究院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协同创新,不断攻坚克难,建成了日产100吨无醛胶黏剂的中试生产线,解决了无醛胶黏剂工业化生产及应用于无醛人造纤维板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实现了批量化生产。

自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厚度为1毫米到18毫米的无醛纤维板相继在山东佰世达集团下线。在这个过程中,研究团队联合企业先后解决了中密度无醛纤维板的防水问题、镂铣问题,尤其是解决了1-3毫米超薄无醛纤维板的生产工艺问题,填补了国内超薄无醛纤维板的空白。

不久前,由王曙光教授研发团队与山东佰世达集团合作研制的无醛胶黏剂及人造无醛纤维板产品,通过了国家装饰装修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达到了今年3月9日公布的国家标准GB/T39600-2021《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的最高等级ENF级(甲醛释放量≤0.025mg/m3),还通过了CARBP2-TSCATitleⅣ国际认证。这为无醛胶黏剂投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铺平了道路。

落地路径:

提供无醛胶黏剂自动生产线解决方案

技术在手,中试成功,如何推进大规模生产?该科研团队选择的产业化路径,不是常见的一次性转让专利使用权,而是整合技术、工艺、设备、人才资源,形成无醛胶黏剂自动化生产整体解决方案,以“交钥匙工程”的形式面向企业进行落地转化。

“我们设计的无醛胶黏剂全自动生产线,PLC控制系统自动上料、自动计量,全程自动配料生产,用工很少,一个班只需3个人,就能完成日产200吨。”科研团队成员于伟说。目前,该团队已在青岛蓝谷注册成立山东赛文佰利恒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优化工艺、改进生产设备、形成整体解决方案,即将面向社会企业进行“打包输出”。

更值得一提的是,无醛胶黏剂的生产全程绿色环保清洁,无“三废”排放。这得益于科研团队的另一项技术突破:在国内首次将电磁加热技术应用于精细化工。据科研团队成员吕祥兴介绍,电磁加热技术长期以来难以应用在精细化工领域,难点就在于精准控温,科研团队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突破,最终将其成功应用于无醛胶黏剂的生产工艺,替代了传统锅炉蒸汽加热,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绿色低碳。目前,该科研团队围绕电磁加热技术已成功申报了4项专利。

数据显示,我国去年人造板产量突破3亿立方米,每年使用的胶黏剂总量为6000万吨以上,其中脲醛胶、酚醛胶、三聚氰胺甲醛胶等有醛胶的市场份额超过70%,大豆胶、淀粉胶、异氰酸酯胶等无醛胶的市场份额不足30%。这些无醛胶,虽然实现了绿色环保,但却因存在性能不稳定、成本过高等问题,在推广使用方面存在困难。

于伟表示,山大科研团队研发的无醛胶黏剂,具有高耐水、高强度、性价比高等多种特性,而且人造板企业采用无醛胶黏剂生产无醛纤维板,无需改变原有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不会降低产能。“企业拿出1000平方米厂房,投入1000多万元引入一条日产200吨的无醛胶黏剂生产线,当年就可投入生产,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亿元。”于伟说。

创业沃土:

让科研院所释放产业活力

事实上,无醛胶黏剂已经不是山东大学(青岛)在蓝谷的首个产业化项目。落地近五年以来,山东大学(青岛)充分利用整合学校在智慧资本、科技成果等方面的优势,构建创新服务平台,在科学研究、产学研对接、人才引进、创新创业项目落地等方面与蓝谷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一批由山大主导的项目落户蓝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此前,山东大学张友明院士团队以技术入股与即墨市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合资,在蓝谷成立了青岛德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新型固氮杀虫杀菌微生物菌剂生产工艺”目前试生产获得成功,向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成为山大青岛校区落地以来的第一个本地产业化项目。山大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青岛糖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脑苷脂与鞘磷脂的公斤级合成,为世界化工巨头荷兰DSM供货。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各学院与森科特智能仪器、聚大洋藻业、康尔生物、海利尔药业等数家企业进行了精准对接,在去年11月11日举办的“校地合作—山东大学(青岛)科技成果推介会”上,与海创链、国数信息、浩恩医药、德瑞骏发4家企业签订合作意向。上市公司山东泰和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中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环境学院的研究实力而选择在蓝谷落户。

功能区改革深入推进的青岛蓝谷,更是创新工作举措,充分发挥区域内科研院所集聚的优势,不光是山大,武汉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天津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大工青岛研究院等高校院所也在蓝谷的创新生态下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并以科技成果的红利赋能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武汉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为例,今年5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校地合作硕果累累,会上9家平台机构成为“青岛蓝谷管理局招商大使”,5个项目完成签约,5个机构正式揭牌。通过搭平台、建机制、优环境,青岛蓝谷多管齐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构建定向服务机制,催化院企合作。充分发挥青岛海洋科技创新创业联盟平台作用,拓宽院企对接通道,找准产业与科研的结合点,通过企业出题、联盟牵线、院所认领,瞄准企业技术需求,构建定向服务的订单式科技成果转化机制。2021年,依托联盟,联合即墨区共同发起企业创新需求揭榜挑战赛,举办“技术需求认领会”,目前已走访即墨40余家亿元以上高企,征集60余项技术需求,47项被蓝谷8家院所认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转型升级。

——释放各类主体活力,提升产业化能力。通过全资控股、科技成果入股、与国有平台公司合资3种路径,推动科研机构、高校院所成立产业化发展公司,实现自我造血。目前川大青岛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技物所青岛研究院等已成立,其他研究院均提上日程。通过“研究院+产业平台公司+成果转化公司”模式,各研究院内孵化的公司累计超过60家,开展成果孵化收效明显。

——打造专业化服务平台,成就引进转化新局面。蓝谷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提升双招双引队伍水平,培养了一批懂专业、懂产业,既能与科学家同频道,又能与企业家谈得来的专业化招引人员,建立服务专员制度,深度挖掘院企需求,切实解决院企问题,今年以来服务专员先后服务院企近百次。

多措并举之下,青岛蓝谷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明显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截至6月底,青岛蓝谷培育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去年总量57%,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27%。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芳 通讯员 蓝小谷 报道)

http://dzrb.dzng.com/articleContent/705_899630.html

【 作者:肖芳   来源: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崔冰姿 】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