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十一假期,这所大学的博物馆成为亲子游玩好去处
今天是国庆假期第三天,下午,观海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即墨区蓝谷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看到不少市民和游客带娃前来参观。在游玩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到中国的历史文化。https://www.guanhai.com.cn/p/344477.htm
2024年10月03日
【青岛日报】十一假期,这所大学的博物馆成为亲子游玩好去处
今天是国庆假期第三天,下午,观海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即墨区蓝谷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看到不少市民和游客带娃前来参观。在游玩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到中国的历史文化。https://www.dailyqd.com/qingdaoguan/344477_1.htm
2024年10月03日
【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探秘粒子物理 解释宇宙本源 |《学·问》对话山东大学教授梁作堂
本期《学·问》对话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梁作堂。梁作堂是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带头人、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自旋物理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24年09月30日
【蓝睛】《学·问》探秘粒子物理 对话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梁作堂
本期《学·问》对话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梁作堂。梁作堂是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自旋物理委员会(InternationalSpinPhysicsCommittee)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粒子物理理论。本期《学·问》带您认识高深的粒子物理...
2024年09月30日
【科技日报】山东大学建设高能级平台 探索微生物世界
近日,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教授李盛英收到了好消息:他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李盛英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的研究团队联合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海洋微生物组数据库,并从中发掘出了基因编辑工具、抗菌肽、PET塑料降解酶等重要基因资源。这为...
2024年09月25日
【中国日报】Sea reveals fate of heroes
近日,《中国日报》专访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姜波教授,聚焦甲午沉舰,介绍了十年来水下考古新成果,以及对甲午海战的新认识。Ascenedepictingunderwaterarchaeologyisre-createdfortheBearinMindtheHistoryexhibition.Wrecksfromnavalbattlesprovideanewunderstandingofhistoricevents,reportZha...
2024年09月19日
【青岛宣传】2500年前的壮游,今天如何续写?
2500多年前,孔子携弟子从鲁国出发,周游列国,一边传播礼乐思想,一边体察各国民风,增长见识。这可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一次研学游。“孔门七十二贤”雕塑如今,一场名为“见识齐鲁”的研学游,开启了一个文旅大省的“研学品牌化”新篇。“见识齐鲁”,“见”什么,“识”什么?如何让每一...
2024年09月16日
【光明日报】弘扬教育家精神 山东大学发布“师道如山”首期短视频《杨振声》
9月10日,山东大学“师道如山”名师宣传项目首期短视频《杨振声》在山东大学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正式发布。杨振声,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校长。在1930年被任命校长后,他坚持重视人才、设备和质量,广泛延揽学术巨匠,如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等,...
2024年09月11日
【科学网】全球最大的海洋微生物组数据库建立
9月4日,《自然》在线发表中外科学家的合作成果,该成果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海洋微生物组数据库,从中发掘塑料降解酶、基因编辑工具、抗菌肽等重要基因资源。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盛英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助理研究员刘琨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该成果在《自然》报道 微生物已在...
2024年09月10日
【青岛日报】凭海临风,大学与城“双向奔赴”
青岛日报2024年09月09日版面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校前(摄于2013年)位于青岛蓝谷核心区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于2016年正式启用大学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在青岛,大学版图的扩张与城市空间的拓展始终同频共振、携手共进。20世纪80年代初,青岛仅有6所大学,在校生人数仅有约7000人。如今的青岛,大学遍及10...
2024年09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