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探寻人类起源密码,书写考古育人华章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09日 点击次数:

在人类演化与旧石器考古研究的前沿领域,有一支团队始终以田野为纸、以工具为笔,在岁月沉积的地层中探寻文明起源的痕迹,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在传道授业中培育考古事业的薪火传人。这支队伍就是荣获2025年度山东大学“先进集体”称号的旧石器考古团队。

深耕田野探本源,顶刊成果破难题

“每一片地层都是历史的书页,每一件文物都是文明的密码。”山东大学旧石器考古团队始终坚信,田野考古是解开人类起源之谜的关键。数十年间,他们扎根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广西百色盆地旧石器遗址群等关键遗址,坚守田野考古一线,用脚步丈量大地,用专业破解演化谜题,交出了一份份震撼学界的“考古答卷”。

在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团队的田野工作荣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堪称“改写认知的突破”。2017年,团队在Science发表许昌人头骨化石研究成果,首次系统揭示东亚古人类演化的复杂性,打破了学术界对现代人起源的传统认知;2020年,遗址中发现的距今13500年灵井鸟雕像化石,入选“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成为研究早期人类象征性行为的关键证据。围绕该遗址,团队已发表专题论文20余篇,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学术研究体系。

广西百色盆地的研究,则见证了团队“十年磨一剑”的坚守。早在2000年,团队就曾在Science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此后通过长期系统性考古发掘,初步建立起区域内旧石器文化演进的科学序列,成为国内旧石器考古研究的标杆。2019年,在Nature发表的里程碑式成果——从距今190万年的亚热带巨猿牙齿化石中成功提取遗传信息,突破了古老热带化石分子研究的技术瓶颈;2024年,团队又以封面形式在Nature发表巨猿绝灭研究论文,引发国内外学术界与媒体的广泛关注。

从东亚古人类演化到巨猿遗传密码,从旧石器文化序列到早期人类象征行为,团队的研究不断刷新人类对自身起源与发展的认知,彰显了中国学者在全球旧石器考古领域的学术引领力。

立德树人传薪火,产学研用育英才

“考古不仅是发现历史,更是传承文明;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育匠心。”山东大学旧石器考古团队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堂教学、田野实践、科研创新中构建起“全链条”育人体系,为考古事业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团队教师承担多门课程教学,集体编撰并出版了中国考古学通论系列教材《旧石器时代考古》,成为国内旧石器考古教学的重要范本。李占扬教授开设的“考古摄影与论文插图”课程,更是将考古学与摄影技术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推动考古摄影向科学化、艺术化发展,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开辟了新路径。这一创新教学模式获《人民日报》《半月谈》等权威媒体报道,成为考古教育的“山大样板”。

在田野实践教学中,团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检验真知”。王伟教授将课堂理论与田野实践紧密结合,带领学生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广西百色盆地进行遗址调查。他引导学生将河流地貌演化、早期人类行为等课堂知识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石器工业,提出创新研究思路。在这样的实践培养下,朱天净同学的毕业论文《早更新世末期广西百色盆地那吉、百谷遗址石制品研究》获评2023 年山东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实现了“从课堂到田野,从理论到成果”的跨越。

一批批优秀学子的成长,印证了团队“以科研带教学,以实践育人才”的育人理念,为我国考古事业注入了鲜活力量。

国际合作搭桥梁,文明互鉴展担当

考古是世界性的事业,人类起源的谜题需要全球学者共同破解。山东大学旧石器考古团队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国际合作为纽带,推动我校考古学国际化发展,推动中国考古学走向世界,在文明互鉴中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

2017-2018年,团队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携手,对东非大裂谷吉门基石遗址进行系统发掘与研究。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完成发掘面积逾100平方米,获取石制品和动物化石2000余件,在巴林戈湖、博高利亚湖周边共调查发现旧石器地点63处,开创了中国考古团队在国外开展现代人起源研究的先河,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考古的专业实力。

2021-2023年,团队的国际合作版图进一步拓展,参与法国南部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发掘工作,与法国专家密切配合,系统发掘出土石器6000余件。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团队的部分考古成果在法国公开展出,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亮丽名片,彰显了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影响力。

如今,旧石器团队的国际合作版图仍在持续拓展。王伟教授计划于近期启动老挝境内古人类洞穴遗址的系统性调查与发掘,聚焦东南亚地区早期人类迁徙与文化传播的关键学术问题。从东非到欧洲,从亚洲到全球,团队不仅建立了完善的跨国考古工作体系,形成了规范的合作流程,更培养了一支兼具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的人才队伍,为山东大学考古学科跻身世界一流、为提升中国在全球考古领域的话语权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田野深处的小心翼翼,到实验室里的精益求精;从顶刊论文的重磅发布,到课堂之上的倾囊相授;从国内遗址的深耕细作,到国际舞台的自信发声,山东大学旧石器考古团队始终以“探索人类起源、传承考古文明、培育专业人才”为己任,他们是探路者,是育人者,更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未来,他们将继续怀揣对历史的敬畏、对科学的执着、对教育的热忱,在旧石器考古的征程上不断探索、勇攀高峰,为解开人类演化之谜、推动考古学科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写新的辉煌。

【作者:陈兴宇 刘璇摄影:来源:组织宣传统战部责任编辑:陈兴宇 刘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