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先进教育工作者 | 刘楠:深耕德育一线,做学生成长的陪伴者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9日 点击次数:

在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这样一位教育工作者:她既是陪伴千余名学生成长的本科生辅导员,也是统筹团学与第二课堂建设的学院团委书记,还是一名深耕学生党建工作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十三年来,她始终坚守育人一线。她就是荣获2025年度山东大学“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的刘楠老师。但她始终谦逊地认为:“荣誉是新起点,立德树人永远在路上。”

温暖陪伴,是始终如一的坚守

自2012年留校工作以来,刘楠从满怀热忱的“新手”辅导员,成长为学生们信任的“楠姐”。在她眼中,教育是一场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历程,也是一次师生之间的“双向奔赴”。“辅导员工作最吸引我的,正是这种共同成长——学生因我的陪伴而少走弯路,我因他们的青春朝气而永葆活力。”

刘楠注重因材施教,曾帮助一名深陷网瘾的学生逐步走出困境。她鼓励该生担任办公室助理,减少游戏时间,继而引导其进入实验室,重拾学术兴趣。最终,这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找到了人生方向。刘楠的手机常年保持畅通,学生有疑问她必回应,有困难她尽力相助。她说:“已经习惯了,关机反而觉得不踏实。这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对学生的承诺。”

党建引领,是赋能成长的引擎

作为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刘楠不断探索更贴近学生实际的党建模式。她推动形成“1+7+N”党建工作机制,实施“党建引领提质强能”育人工程,努力让党支部成为学生成长的“养分供给站”。2024年,她所带领的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成为全校唯一获评的本科生党支部。

刘楠坚决反对“为了党建而党建”,她更关注党建如何真正助力学生成长。她说:“无论在迎新季、毕业季,还是同学遇到急难愁盼,总能看到学生党员主动担当。这些在旁人看来琐碎费时的事,他们愿意去做,让我倍感欣慰。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真正懂得了责任与使命。”如今,刘楠正通过辅导员领航工作室,将这一实践体系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路径。

创新思政,是贴近青春的共鸣

凭借团委书记与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刘楠努力让思政教育变得更亲切、更鲜活。

她组织学生排演《觅镜》《八颗红心向红星》等红色校史话剧,发起“红心向党”手账设计大赛,让理论浸润青春表达;带领学生走进童第周先生曾授课的教室,在世界仅存的“童鱼”标本前感悟科学家精神;还搭建“SDU生生不息”云平台,开展“小红心”云直播,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思政育人新场域。“只有让党员教育‘活’起来,才能真正入脑入心。”刘楠说。

五育融合,是润物无声的实践

刘楠认为,第二课堂并非简单组织活动,而是要融入日常,实现“润物无声”。

她推动“生命之韵”社区服务计划,强化德育;打造“生命领航”“妙语生解”学术品牌,夯实智育;组建七支体育院队,促进体育;举办“我爱我”合唱艺术节,提升美育;还依托专业特色建设“生命起园”农场和“生命沙洲”劳动项目,落实劳育。这些活动既与专业紧密结合,又充满人文温度,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奉献中成长。

刘楠说:“真正的育人,是细水长流的陪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爱与责任的静待花开。”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温暖陪伴者,是她始终不变的初心。

【作者:许荣嘉摄影:来源:组织宣传统战部责任编辑:周薇 刘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