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从泰山之麓到雪域之巅,他叫吴坤检!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04日 点击次数:

在西藏林芝的索松村,吴坤检正准备拍摄一张照片,没想到突然间,云雾散开,南迦巴瓦峰的雪壁像一堵2500米高的白墙出现在他眼前,晚霞把山顶镀上一层金光,雅鲁藏布江的浪花声与他加速跳动的心脏交织在一起。那一刻,他意识到,无论怎么调整镜头,站在大自然面前的震撼感,任何照片都无法捕捉。

2024年5月 吴坤检在西藏林芝徒步

镜界之外:步履丈量自然的原始诗篇

吴坤检,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他的徒步经历最初源自对摄影的热爱。背着相机,他走进了荒野、山林,用镜头记录下大自然的美丽。摄影带他走出城市,逐渐,他开始通过徒步来亲近自然。与大多数人满足于城市公园的风景不同,他追求的是那些人迹罕至、未经开发的美丽。每一次跋涉,他都明白:最美的风景,往往在路上,而非镜头中。

2024年8月 吴坤检攀登可可西里玉珠峰

随户外协会在南太行山徒步

攀登四姑娘山沿途风光

山川试炼:风雨中淬炼的勇者之心

吴坤检的徒步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泰山的十八盘到五台山的山谷,他经历了不少考验。为了拍摄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色,他三次登顶泰山,每次都遇到恶劣天气——有暴雨、冰雹,有狂风、冻雨,甚至连一次山顶的日出都没见着。吴坤检笑着回忆道:“大自然哪能总是顺着人的心意走?每次失败,反而让我更加明白,挑战本身就有意义。”

五台山的徒步中,吴坤检和伙伴曾被突如其来的雷雨困在山谷中,眼见着肆虐的闪电离他们越来越近,他和队友撒腿就跑,脑子里一片空白,生死时速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直到他们逃离危险区域,腿还在不停地打哆嗦,这次经历让他对户外安全有了更深的敬畏。

2025年 吴坤检在五台山中台徒步

雪山涅槃:从莽撞征服到敬畏共生

从徒步到雪山攀登,吴坤检的转变始于一个简单的念头。在一次虎跳峡的旅行中,他与朋友谈论起雪山,觉得这和徒步没什么区别,心里想着,“雪山不就是多了点雪的徒步吗?我应该能试试。”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报名挑战四姑娘山的大二峰连登。

2024年7月 吴坤检在四姑娘山垭口

起初,他的攀登很顺利,但在二峰时,问题接踵而至。由于缺乏对雪山的了解,他不仅遭遇了失温,还受了伤。在雪坡上躺着的时候,他猛然意识到“山不会原谅无知的傲慢。”那一刻,他明白了,登山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知识和敬畏。

2024年1月 吴坤检徒步至四姑娘山二峰垭口的风景记录

2024年8月 吴坤检(右一)在玉珠峰大本营

高原哲思:在巅峰之上与自我和解

在西藏的徒步中,吴坤检找到了与自己内心的和解。当他站在南迦巴瓦峰前,看着那座雄伟的雪山时,之前所有的技巧和装备似乎都不再重要。那时,他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想着用相机捕捉美景,而是学会用脚步去感受这片大自然的震撼与美好。

2024年5月 吴坤检独行林芝(南迦巴瓦)途中所摄美景

“真正的探险精神,不是盲目地冒险,而是每次都能安全归来。”吴坤检在内心中这样总结。作为经验丰富的户外活动领队,他给徒步新手提出了建议,“如果是初学者,可以先参加学校的户外活动,跟着领队走,保证安全。若是自己出去,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千万不要盲目行动。”

2024年8月 吴坤检(右三蓝衣)在玉珠峰

凌云征途:向七千米天际的永恒追寻

尽管因伤暂时放慢了步伐,但吴坤检心中的冒险精神依旧不灭。“未来,我想挑战海拔7000米的高峰,也想去西藏探访更多未被人熟知的地方。”他说。

2024年8月 吴坤检在玉珠峰大本营进行登山培训

2025年4月 山东大学(青岛)户外协会在五台山

用脚步丈量山川,用镜头记录自然的壮丽,吴坤检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冒险,不是征服大自然,而是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追求美景的冲动,到理解自然的力量,再到背负责任的成熟,每一次成长都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不断完成。

【作者:万瑜 王欣然摄影:受访者提供来源:组织宣传统战部责任编辑:王欣然 刘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