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西湖大学战春君副研究员应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陈辉教授的邀请做客“格微致知—研究生创新特色课程”,作题为“低碳非粮微生物转化”学术报告。全院10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讲座。

报告中,战春君首先介绍工业生物制造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提出利用非粮原料进行高效生物转化策略。接下来从低碳替代(底物)、碳流增效(途径)和碳循环闭合(体系)三方面报告低碳非粮碳源微生物转化。在低碳替代模块,构建人工甲醇营养型酿酒酵母生物制药平台,通过区室化策略和模块化设计解决有害代谢产物转化以及能量供应的问题;在碳流增效模块,构建聚酮合酶定向进化平台,通过将关键底物(mlethylmalonyl-CoA)的消耗在模式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中进行偶联,来减少碳源损失,提高聚酮合酶活性;在碳循环闭合模块,构建非可降解塑料到非天然可降解塑料生产平台,对微生物碳源利用谱系狭窄,难以适配塑料降解产生的复杂碳源问题提供有效参考。
报告后,在座师生与战春君就相关学术问题深入交流,并逐一详细解答,现场互动热烈。本次课程激发了学生们对于合成生物学的热情。
战春君,西湖大学副研究员,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近年来,基于合成生物学理念,系统采用模型预测、代谢工程以及酶工程等策略,从“低碳固定及绿色转化”入手,通过强化“关键元件挖掘-途径整合优化-系统协调进化”,推进微生物在“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绿色生物制造”中的应用,并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atalysis(封面)、Nature Metabolism,Metabolic Engineering 以及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等期刊上发表多篇与“低碳固定及绿色转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