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院)张正研究员/李越中教授团队在智能计算微生物领域取得新进展,在中科院1区Top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Anthropogenic activity and climate change exacerbate the spread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the environment”的研究论文。实验室博士生耿俞为第一作者,张正和齐鲁医院(青岛)刘亚为共同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唯一作者单位。

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影响人类健康。荟萃分析表明,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人类传染病会因气候变化而加剧。与非细菌原因(例如真菌感染、疟疾和艾滋病毒)相比,人类病原菌感染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估计每年导致约770万人死亡。然而,尽管最近许多单独研究强调了土壤、废水、地下水和海洋等环境中的人类病原菌污染和健康风险,但目前仍缺乏对于全球生态系统中人类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和驱动因素的系统分析,也尚未量化气候变化对人类病原菌的潜在影响。
该工作基于来自全球生态系统的超过100万个环境样本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并分析了潜在人类病原菌的高分辨率全球分布地图。研究发现,人类病原菌广泛存在于全球环境中,其分布主要受气候和人为因素驱动。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到本世纪末,人类病原菌的丰富度、丰度和入侵风险将在全球范围内增加,而随着人类发展可持续性的下降,这种上升趋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在未来人类活动加剧和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环境介导的病原菌感染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可能会更加严重。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s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