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2025级新生见面会暨“开学第一课”。青岛校区党工委副书记、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宋作标,院长杜林,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宋昌素参加会议。


宋作标围绕“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快乐成长”三个关键词,向新生传递理念与价值观。他指出,在理想信念方面,环境学子应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实现人类共同福祉贡献力量;在责任担当方面,应紧密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理解“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理念,明确环境工作者的使命;在快乐成长方面,应尽早明确个人发展目标,抓牢学习主责主业,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环境学院收获快乐与成长。


杜林聚焦院史院情和专业精神,深入剖析学院的发展脉络与学科使命。他回顾学院发展历程,介绍环境学科从解决生存环境问题到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转变,强调环境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国家责任与担当。他还指出环境专业使命艰巨,鼓励新生传承山大精神,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为学院发展续写华章。
学院领导班子、系主任、本科生班主任、研究生招生团队代表、辅导员以及管服人员代表依次为新生送上寄语。老师们从理想信念、学业规划、科研探索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为新生提供了全方位指导与温暖嘱托,助力他们在新的人生阶段迅速适应并健康成长。
在报告会环节,宋昌素以“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为主题作报告。她从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引入,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背景与发展脉络出发,围绕“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远意义。

环境学院2025级新生见面会暨“开学第一课”不仅帮助新生对学院与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也让大家对习近平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蕴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为2025级新生开启学术新征程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