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学子在两场学术论坛中脱颖而出,获得佳绩。2023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刘真真凭借论文《世界为何而变:论1930年代初民族实业危机与〈春蚕〉电影改编》荣获“首届全国大学生茅盾研究征文大赛三等奖”;202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赵刘昆的论文《从“雪域回声”到“三江源记”——马文秀诗歌中的“高原”与“高原笔法”》荣获“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第十届硕博论坛博士组一等奖”。
首届全国大学生茅盾研究征文大赛,是为了更好地深化茅盾研究,赓续茅盾精神,发现和培养青年学术人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新疆大学、香港都会大学等40多所院校近百位选手参加了比赛,共评选出一等奖成果《“左而不左”:1930年代小品文论争中的茅盾》等3篇,二等奖成果《<子夜>的评价史与“重写文学史”的内部分歧及未完成性》等6篇,三等奖成果《历史转折时期的茅盾与外国文学——以1977年茅盾致冯至信札释读为中心》等9篇。
7月25日至27日,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第十届硕博论坛在盐城师范学院顺利召开并圆满落幕。本届硕博论坛共提交论文249篇。经专家评选,共评出博士论文22篇获奖论文,包括一等奖4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1篇。



此次两位博士生获奖彰显了研究院在经典文学阐释与新兴理论探索领域的双重优势,是研究院持续强化德才培养、培育青年学术力量战略结出的又一硕果。这不仅印证了研究生的学术潜力和研究院深厚的学科底蕴,也为培养最具创造力的研究生注入了新的动能。研究院将持续立足新文科建设,深耕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方向,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以“有组织育人”为主线,致力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兼具人文情怀、理论素养与创新能力的优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