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提升科研实践能力,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精心组织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赛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院赛答辩会。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高正、各年级本科生班主任及辅导员担任比赛评委。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院赛共有7支优秀团队参加,《铁单原子催化革命助力新污染物秒级净化》团队介绍了他们在浒苔基铁原子催化剂方面取得的突破;《机器学习结合贝叶斯优化革新膜设计》团队敏锐发现聚酰胺纳滤膜的应用瓶颈,加强数据集建模构建;《“湿”治不余》团队围绕人工湿地尾水中新污染物含量超标的难题,提出了以AOPs为基础的高效水处理技术。在评委点评环节,各位评委从教育、创新、商业等多个维度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判,对各团队答辩的具体内容进行提问,鼓励参赛团队通过对比试验、数据与表格完善等方面充实展示内容。
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赛吸引了8支队伍参赛,《生态的“坚盾”》和《“湿”治不余》团队以新污染物为切入点,分别提出了针对不同污染水体的高效处理方法;《“巯”力“钙”世》团队致力于研究巯基改性技术在冷却水阻垢方面的应用;《“铀”刃“铀”余》团队基于太阳能驱动进行铀矿废水序批示处理及磁回收铀;《“糟”废新生》团队基于酒糟混合发酵综合利用畜禽粪便,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评审过程中,评委老师们对各团队的成果进行了深入提问,并根据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提出了宝贵建议,还结合答辩演示文稿的内容提出了相关的整改措施。
两场赛事答辩会的举办,为环境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互鉴的平台,也体现了学院在创新实践工作方面的成果,下一步,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为推动科研工作深入发展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