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要闻

首页 · 新闻聚焦 · 校区要闻 · 正文

第六届伯杰氏国际系统微生物学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3日 点击次数:

10月17日至20日,第六届伯杰氏国际系统微生物学研讨会(BISMiS 2025,Bergey’s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crobial Systematics)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会议由山东大学、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伯杰氏国际系统微生物学会(BISMiS)、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以“微生物系统学与微生物组学:整合与创新”为主题,聚焦国际合作与学科交叉。

会议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包括5位国际科研组织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等百余位国际知名专家。议程涵盖大会报告、专题分会、青年学者与研究生论坛、圆桌讨论等环节,聚焦未培养微生物、基因组驱动系统学、组学技术应用、分类命名标准等国际前沿议题。

开幕式由会议主席、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刘双江主持。青岛市科协副主席秦云鹏出席开幕式。徐建国,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副校长、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盛英,伯杰氏国际系统微生物学会主席、中山大学教授李文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钱韦分别致辞,肯定了本次会议在推动国际学术合作、资源共享和青年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报告环节,徐建国、邓子新、布莱恩·赫德伦(Brian Hedlund)等专家作大会报告,48位国际专家进行专题交流,分享系统微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会议还评选出青年学者奖、研究生奖、优秀墙报奖、差旅奖学金及《国际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杂志》(IJS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奖共30余项,彰显青年科研力量。Raúl Riesco Jarrín博士获BISMiS–古德费洛奖(Goodfellow Prize);Iain Sutcliffe教授与东秀珠研究员获伯杰奖章(Bergey Medal);李文均教授荣获伯杰奖(Bergey Award),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

本届大会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山东大学和实验室在系统微生物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全球在微生物多样性保护、分类标准、组学技术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向的深度合作,标志着微生物系统学与微生物组学融合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

据悉,自2011年创办以来,BISMiS已成为全球系统微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第七届伯杰氏国际系统微生物学研讨会(BISMiS 2027)将于英国纽卡斯尔举行,由Vartul Sangal教授(Northumbria University)主办。

【作者:刘畅摄影:来源:微生物技术研究院责任编辑:杜沣原 李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