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密码与数字经济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承办的“2025年青岛密码数学前沿研讨会”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会议聚焦数论、代数、组合等基础数学理论在密码编码与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前沿应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山东大学副校长、青岛校区校长王美琴,湖北大学副校长曾祥勇以及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密码与编码领域知名学者出席会议。

王小云院士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数学是现代密码学的理论基石,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密码技术的安全高度与应用广度。密码技术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亟需从基础数学理论中汲取创新动力,推动密码体系的自主可控与安全可验证。

王美琴代表山东大学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在密码数学与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学科建设成果。她表示,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是山东大学服务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密码数学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冯克勤教授在发言中回顾了密码数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与山东大学的学术渊源,并对青年学者寄予厚望。他表示,密码数学的持续创新离不开青年科研力量的成长,希望更多青年学者扎根基础研究、勇于探索前沿,在格基密码、抗量子密码等新兴方向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学科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本次研讨会的报告内容涵盖格基密码、布尔函数构造、线性码理论、安全网络函数计算等多个前沿方向。天津大学宗传明教授作题为“格基密码背后的数学问题”的报告,系统梳理了SVP、CVP等关键数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南京大学秦厚荣教授深入探讨了整二次型的表示问题,揭示其与几何数论的内在联系;华东师范大学曹珍富教授从密码学发展历程出发,提出了面向密态计算4.0的密码学新理论研究方向。此外,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平衡布尔函数构造、比特混淆方案、超Bent函数刻画等主题作大会邀请报告,展示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此次研讨会为国内学者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基础数学与密码应用的深度融合,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与密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山东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加强跨界协作,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助力国家网络安全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