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由中国现代文学馆、诗刊社主办的纪念臧克家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隆重举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张宏森出席并致辞。会议由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邱华栋主持。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向阳,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彭云,《诗刊》社主编李少君,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臧克家先生的女儿郑苏伊等出席会议。山东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诗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孙基林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言。

张宏森主席在致辞中全面回顾和高度评价了臧克家先生的一生及其文学成就,指出臧克家先生的一生,是一部与20世纪中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史诗。臧克家先生以诗为命、以诗为旗、以诗筑魂,其卓越的文学成就、文学贡献,令我们高山仰止。他的人生理想、高贵人格和创造精神,必将垂范后世,成为人们毕生学习的榜样。
作为母校代表和校友,孙基林介绍了山东大学的臧克家元素。学校自2013年起将10月8日定为“山东大学臧克家日”,并设立“臧克家奖学金”,至今已连续开展11届奖学金评审,目前已有106位优秀山大学子获奖;在青岛校区博物馆专门设立了“臧克家纪念馆”,收藏了臧克家先生及家人捐赠的图书、名人字画和生活用品等;在中心校区设立了臧克家铜像等。他认为,就诗歌艺术而言,臧克家先生显然受到了闻一多及其新月派诗学观念的影响,在形式上特别讲究凝炼、严谨,含蓄而又富于理性。但与新月派诗学又有很大不同,臧克家是一位自觉、清醒而又诚实、深刻的现实主义者。他指出,1933年被称为“臧克家年”,“文坛新人”臧克家的崛起,给中国诗坛带来了新的气息。臧老自印出版的第一本诗集《烙印》,影响颇大,甚至有人称《烙印》中的诗为“臧克家体”或“《烙印》体”。

臧克家先生是中国现当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山东大学著名校友。他热爱祖国和人民,忠诚于党的事业,紧贴时代需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奋笔耕、呕心沥血,是新中国诗歌事业的重要拓展者,为中国的文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