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要闻

首页 · 新闻聚焦 · 校区要闻 · 正文

第八届光学青年科学家学术年会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开幕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8日 点击次数:

9月27日,第八届光学青年科学家学术年会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开幕。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青岛校区校长王美琴,大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范滇元,大会顾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研究员潘庆,中国激光杂志社总经理杨蕾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大会主席、山东大学校长助理刘兆军主持。

王美琴在致辞中表示,光学是山东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力量,积淀深厚且学术成就卓越。面对国家在空天探测、量子科技以及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重大战略布局,光学学科更应紧扣光子学基础研究与前沿应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关,提升自主研制能力,解决我国的“卡脖子”问题。山东大学愿与各位青年学者一道,面向科技前沿,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更多原创性、引领性联合攻关,为光学领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潘庆在致辞中跟青年科学家们分享了三点感悟:保持好奇心驱动、注重创新思维、坚守国家需求,他倡导青年学者跳出单一学科局限,在交叉学科领域寻找创新点。

杨蕾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激光杂志社始终致力于支持青年学者的成长,并介绍了“青云奖”和“青衿奖”托举青年学者的设立初心。

开幕式上,中国激光杂志社隆重颁发第一届“青云奖”和第三届“青衿奖”。经过多轮评选,共有1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荣获“青云奖”,10位博士研究生、1位硕士研究生荣获“青衿奖”,11位博士研究生、1位硕士生荣获“青衿奖”提名奖。范滇元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等为获奖代表颁奖。

大会特邀陆朝阳教授、刘兆军教授、北京大学王剑威教授和上海曦智科技有限公司沈亦晨博士作报告。

陆朝阳教授在题为“从爱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计算机工程”的报告,详细讲述了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兼具国际最高效率与全同性的单光子源器件,并实现其工程化应用的突破性进展。重点介绍了“九章光量子计算机”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完成过程,以及该成果对谷歌“量子霸权”宣称的有力回应。刘兆军教授在“1.5微米光参量振荡光源及探测应用研究”报告中,重点介绍了1.5微米光参量振荡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通过空域及时域多维调控手段,大幅提高了光参量振荡器的转换效率和光束质量。王剑威教授在“光量子芯片物理与技术研究进展”报告中,介绍了集成光量子芯片的器件物理与关键技术,及其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前沿应用。沈亦晨博士在“集成光子技术在计算领域的最新进展”报告中,介绍了集成光子技术在计算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探讨了当前AI计算领域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大会报告由大会共主席、国防科技大学江天研究员和大会共主席、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田野研究员主持。

本次大会吸引了700余位来自光学领域的杰出青年学者、顶尖专家和行业代表参加。

【作者:于小旭摄影:徐正林来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责任编辑:胡煌 刘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