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青岛校区师生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方式,认真收听收看直播,在报告厅、在教室、在实验室等地共同见证庄严而伟大的时刻,广大师生纷纷表示,要深刻汲取伟大抗战精神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敢闯敢创,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山大新贡献。







以科技之力,护国家之安。阅兵式上先进军事装备与科技成果的集中亮相,让师生备受鼓舞。受邀在大会现场观礼的海洋研究院吴锜教授表示,我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在北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内心感到无比自豪与无上荣耀,看到战鹰掠过长空,铁流滚滚向前,感到非常震撼。作为山东大学一名深耕蔚蓝的科研者,我深知:万里海疆,曾是烽火战场;深海之下,仍有无声较量。今日震撼将化为肩上使命,以海洋传感之精微,构筑无形防线,感知祖国脉搏,守望每一寸蔚蓝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杜林教授表示,我将以先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带领学院师生,以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攻克环境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环境专业人才,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生党支部书记蓝一翔表示,阅兵中我看到了国家的繁荣和昌盛,坚定了我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的决心,让我更加坚定地扎根于研究领域。在未来的学术探索和职业道路上,我将继续坚守科研信念,履行我的使命与责任,为推动科技强军、建设科技强国,不断贡献我的青春力量。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魏东方表示,作为一名退伍士兵,看着阅兵场上战友们英姿飒爽,一列列先进的装备整齐驶过,我深切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盛,当网络空间部队方阵走过时,象征“奋战无声、制胜无形”的兵种军旗格外触动我,作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学生,我要学好专业本领、积极投身科研,为维护祖国和人民的安宁贡献力量。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肖贻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重大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自觉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爱国情怀与报国之志转化为学习科研的不竭动力,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需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与智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本科生赵兰洋表示,历史的回望是对先烈的缅怀,更是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奋进号召。此次阅兵,不仅有传统部队的整齐列阵,更展示了许多高新科技作战力量,这对我们计算机学子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要求,我将继续学习和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科研中不断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回馈学校培养,用青春和汗水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文化遗产研究院王伟教授表示,作为高校教师,我将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倍努力,为国家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根植祖国大地,砥砺前行,探索人类起源、发展和文明史;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奋发向上,做出一流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山东大学“领航工作站”成员、政管学院青年教师李梦丹表示,此次阅兵式不仅是我国综合实力与国防科技进步的缩影,更是几代人自立自强的成果,是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的体现,时刻提醒我们坚持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铭史思进、珍爱和平,今后我要把这份家国情怀化作育人之责,把科学精神与担当融入课堂与科研,激励学生胸怀天下、追求卓越,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教育之力。法学院青年教师段君尚表示,回望过去,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中华儿女奋起抵抗,为捍卫世界和平作出彪炳史册的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和平与战争、对话与对抗的抉择,我们要秉持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和平发展理念,以中国力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世界和平贡献智慧与担当!人文艺术研究院陈若谷副教授表示,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盛典,仿佛见证了一场庄严的时空对话,过去与未来在此刻交响轰鸣。作为一名人文学者,我深切感受到这场盛典不仅是国防实力的庄严展示,更是一个民族集体记忆的当代升华。抗战精神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与人类关怀,恰是山大学子人文素养的精神内核。我将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守护历史真相,以创新的人文教育培育青年,传承文化基因,让历史的回响化作前进的力量,这是我们对伟大时代的致敬。



赓续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党工委学生工作部工作人员苏震表示,作为一名曾在海军陆战队服役十一年的老兵,从军人到学校国防教育工作者,我的“战场”变了,但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没有变。我将把此次观礼的深刻感受与强烈震撼全面融入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创新生涯教育和国防教育形式,扎实开展学生军事训练与生涯教育,积极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山大学子从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汪桐萱表示,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将自觉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和形势政策课教学,引导青年学生铭记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激励学子们以自强不息的姿态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科研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张海峰表示,作为科研服务工作者,我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指示精神,以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助力师生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持续优化科研生态,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努力推动学校科技成果服务于国防现代化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人事处工作人员唐菡颀表示,回望历史,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放眼今朝,人民军队威武雄壮,国防装备日益精良。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深深震撼着我、激励着我。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做好人事服务,支撑科研教师深耕基础研究、勇攀科技高峰,为祖国的科技进步与国防事业贡献坚实力量!微生物技术研究院辅导员郭宝石表示,这场阅兵不仅是一场国力与军威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当装备方阵以雷霆万钧之势目不暇接驶过,我深刻感受到从“小米加步枪”到“信息化强国”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意识到这份“强国信念”必须转化为“育人责任”。我将在后续工作中继续引导学生们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精神,培养学生在微生物研究领域勇攀高峰,以专业所学为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这次阅兵是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和传承。青岛校区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引擎”,将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推动师生将此次大会传达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教学科研、学习奋斗的动力,为服务国家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山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