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至31日,由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量子色动力学(QCD)物理研讨会暨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年度进展会议在青岛举行。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刚,华中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张本威分别代表举办单位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焕乔,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赵光达,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罗民兴出席会议。


任友群介绍了山东大学及物理学科的建设发展情况。他表示,近年来,学校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在优化凝练优势方向、汇聚培育优势人才、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学界的交流合作,共同服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马余刚介绍了复旦大学及我国高能核物理的发展,指出近年来我国在高能核物理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并表示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深化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张本威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相关情况,重点说明了国际合作专项的布局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会议研讨阶段共35场学术报告,涵盖量子色动力学相变、自旋效应、强子化机制、喷注探针等多个前沿方向,与会人员共同探讨了量子色动力学物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强相互作用物理”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与“高能量前沿QGP性质的精确测量及稀有探针研究”重点国际合作专项年度进展汇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副校长李盛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副处长陈国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两项目负责人及学术骨干分别汇报了项目进展。与会专家对两个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点评,对取得的进展给予充分肯定,并围绕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展开深入研讨。


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国内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