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要闻

首页 · 新闻聚焦 · 校区要闻 · 正文

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两位教授荣获2025年度“酶工程杰出贡献奖”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9日 点击次数:

近日,依据《北京市阳光健康公益基金会树政酶工程专项基金“酶工程学家奖”评选办法(2025年版)》,经酶工程专业委员会严格评审并于2025年7月2日至8日表决通过,2025年度“酶工程学家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黄和教授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副校长、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盛英教授荣获“酶工程杰出贡献奖”

319ce824b61d9882074730cbfd1920bd.jpg

黄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黄和教授聚焦工业酶的改造与应用,利用蛋白质工程和计算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围绕“策略开发-机制理解-高效制造”主线,通过开发计算辅助的酶改造策略、解析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建立精准定向的酶催化生产体系三个方面,推动生物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黄和教授至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此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青年创新奖、盖茨基金会“大挑战·青年科学家”奖。

他的杰出贡献为:功能食品生物合成途径的体外酶系统理性重构

c2c45633de6949872f3d4976d962327b.jpg

李盛英,山东大学特聘教授,青岛校区副校长,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盛英教授长期致力于微生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酶学、细胞色素P450酶学与酶工程、海洋酶资源挖掘等领域的创新研究。李盛英教授至今发表研究SCI论文140余篇,申请国际发明专利7项,授权2项;申请国内发明专利45项,授权17项。2019年获“国际化学生物学协会青年科学家奖”,2022年获“青岛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他的杰出贡献为:细胞色素P450酶及其还原伴侣的功能机制研究

“酶工程学家奖”是中国酶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权威奖项,由本领域学术共同体发起,并长期获得溢多利、诺维信、新华扬、华恒生物、瀚海新酶等知名企业的鼎力支持。该奖项自2009年设立以来,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在酶工程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资深科学家(“酶工程杰出贡献奖”)及激励具有前沿发展潜力的青年才俊(“青年酶工程学家奖”)。

为弘扬张树政院士的科学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国酶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北京市阳光健康公益基金会联合多家发起方于2025年5月共同设立“树政酶工程专项基金”。该基金致力于支持酶工程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个人及相关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

【作者:微生物摄影:来源:微生物技术研究院责任编辑:刘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