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山东省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馆际社会教育工作交流,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5月13日至15日,2025年山东省博物馆学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培训交流会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顺利召开。本次培训交流会由山东省文化与旅游厅、山东大学(青岛)指导,由山东博物馆学会、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主办。

开幕仪式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调研员陈宇、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党工委副书记宋作标、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于芹、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安小蓓出席会议并致辞。安徽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王毅、北京LORD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关键作专题报告。来自山东省内外博物馆社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山东省博物馆学会代表、专委会各会员单位代表、省内各地区博物馆代表共计9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山东大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肖贵田主持。

陈宇表示,近年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先后出台多项博物馆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博物馆教育功能优先发展导向,为博物馆教育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全省博物馆教育工作已逐步迈向体系化,逐步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教育模式,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机制、优布局,构建博物馆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二是强队伍、聚合力,培育新时代博物馆教育生力军;三是向未来、开新局,以创新思维引领社会变革。未来,山东全省博物馆将继续以教育工作为纽带,积极引导覆盖全省、贯通古今的文化生态,让教育从展厅延伸到社会,让齐鲁文化深入人心。

宋作标表示,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山东大学博物馆是我国较早建立的综合类高校博物馆之一和首批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的高校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高度响应教育部文件指示,充分发挥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双重职责,多年来持续参与文物考古学科的教学工作,同时不断扩大社会开放力度,2024年度接待观众总人数已超过25万人次。此外,为配合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宣传主题,山东大学博物馆专门开辟200平方米的“巨人脚下”展区,为未来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方向——低龄儿童的启智创智教育进行重要探索。他指出,本次会议必将推动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迈向更高水平,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于芹介绍了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开展的各项工作和取得的各项工作硕果,并表示学会将各会员单位的发展作为下步工作重点,继续开展各类博物馆培训。此次社会教育培训交流会作为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培训的一次盛会,搭建了馆际间的交流平台,希望参会各单位相互学习先进经验,共同破解发展难题,为博物馆教育培训工作注入新活力,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博物馆社会教育品牌。

安小蓓回顾了山东省博物馆学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工作成果,探讨了“未来博物馆教育创智性发展”。她表示,社教专委会在省文旅厅、省博物馆学会的领导和专业指导下,为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开展,凝聚了底气、传承力和创新力。面对“快速变化中的博物馆未来”,社教专委会与时代同步,以“可持续”为发展目标,采用全省优质资源共享的沟通工作模式,积极推动教育公平与包容,使博物馆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课堂。


王毅结合安徽博物院的案例,对博物馆教育中的数智化转型与应用展开论述,强调了数智化对博物馆未来发展尤其是社教活动的重要意义。关键解读了博物馆的新质生产力,指出博物馆应该开发并建立具有教育、欣赏、探究、共享新功能的展览展具。在会员单位典型社教案例交流研讨中,来自山东博物馆、孔子博物馆、济宁博物馆、青岛啤酒博物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烟台市博物馆、日照市博物馆等13家单位的代表,先后结合培训主题和工作实际展开分享,进行交流研讨。
培训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
此次会议是省内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领域的一次高质量盛会,为全省博物馆社教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深化馆校合作、馆际联动,推动社教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契机,对提升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