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深化校地联动促就业专项工作座谈会在山东大学(青岛)举行。山东大学(青岛)党工委副书记宋作标,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学俊出席座谈会。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董海波,山东大学(青岛)党工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刘琰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李娟主持。

宋作标介绍了校区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强调城市的活力在于年轻人,城市的未来在于高素质年轻人,校区坚持“扎根齐鲁、服务青岛”,将青岛城市文化浸润融入校区“五育并举”实践,助力学子了解青岛、爱上青岛、留在青岛、建设青岛。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与地方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书写校地协同、合作联动的崭新篇章。
刘学俊对校区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表示高度认可,强调将系统化完善就业保障机制:一方面通过优化人才引进配套机制、完善住房补贴与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构建多层次就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常态化校地信息互通机制,推动就业资源高效匹配。他表示,青岛将通过产业研学、城市体验等多元化载体,增强学生对青岛产业生态与文化底蕴的认同感,为“人才留青”注入长效吸引力。
会上,刘琰详细分析了校区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留青就业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她提出,未来将强化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精准匹配青岛产业需求,同时建议青岛市在政策支持、岗位供给、实习实践等方面加大资源倾斜,为毕业生留青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董海波介绍了“创业赋能中心”建设情况,强调通过设立联络专员等形式,为山大学子提供更多优质岗位和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信息资源,多措并举优化毕业生留青就业生态。与会人员围绕校地合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座谈会是校地双方强化校地联动的重要实践。下一步,校区将与青岛市人社局紧密协作,在就业信息共享、实习基地共建、专场招聘活动等方面深化合作,切实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山东大学(青岛)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