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排行
学术动态

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赵坤副研究员在《文学评论》发表文章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21日    点击次数:

近日,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赵坤副研究员撰写的“谈艺文与汪曾祺汉语本位语言观的形成”一文在《文学评论》2021年第6期发表。文章对融贯中国现代与当代文学的典型个案汪曾祺进行考察,讨论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如何接榫传统、表现当代等一系列问题。

文章突破既往研究中的复兴现代文学传统与接受人民文艺两种常规思路,将长期被忽略的谈艺文体作为研究视野与考察对象,通过对汪曾祺五十年的谈艺文献进行整理与辑佚,以1940年到1990年汪曾祺文艺观的流变,讨论现代作家进入当代写作的转型过程,并进一步探索共和国文艺观的演变以及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嬗变问题。

文章提出,新文学的诞生标志是白话取代文言,在中西方语言文化的融汇中完成文学自身的变革,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一条不断向传统回归的路向,从现代文学进入当代文学的汪曾祺是典型,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学语言接榫是汪曾祺超越1940年代的现代主义,摆脱时代汉语的工具化倾向,成功完成1980年代文学转身的重要原因。因此,汪曾祺提倡语言的艺术功能,强调接榫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并以此形成他汉语本位的人文主义语言观。

文章认为,语言观是文化选择的结果。汪曾祺对母语变革的敏锐感应,是一代作家在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大势的动态结构中,受外来文化冲击与汉语改革的影响,不断回身反顾,发现民族文化中恒定的因素,又与时代共振的结果。

4.jpg

本文是赵坤副研究员在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汪曾祺全集·谈艺卷》两册(2019年精装版、2020年增补平装版)的基础上,经过近八年的搜集、整理与辑佚,产出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文章参与讨论了新时代的文化自信问题,对于如何激活传统文化进行了探索,认为汉语本位的语言观为当代文学艺术贯通诸多传统,疏浚民族精神的河道,起到了积极作用。

【 作者: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    责任编辑:薛瑞清 丁璇 】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