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排行
学术动态

众学者漫谈涉外法治人才特色化培养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14日    点击次数:

9月11日,山东大学法学高端论坛之涉外法治人才特色化培养漫谈在华岗苑北楼举办。本次论坛共邀请来自武汉大学、外交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的9位院校领导、国际法学科带头人参与漫谈。漫谈由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海燕教授主持,青岛校区人事处处长、法学院党委书记于向明及法学院师生共计150余人参加。

图片1-全体嘉宾.jpg

本次漫谈围绕涉外法治人才特色化培养命题,由各位与谈嘉宾依次分享个人心得与见解。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院长肖永平教授从中国社会矛盾的转变以及当前的国际化背景分析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中国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指出现阶段多职业岗位对高素质涉外法律人才的巨大需求为涉外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契机,也对涉外人才国际化视野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外交学院许军珂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杜涛教授、大连海事大学初北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杜焕芳教授、南京大学彭岳教授、厦门大学韩秀丽教授、中国海洋大学董跃教授依次发言,从三个层面与在场师生分享涉外法治特色人才培养的内容:一是宏观层面,以国家战略安全所需为出发点,指出当前国家发展对具备国际化高素质人才的刚性需求;二是中观层面,以培养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内容为导向,对复合型涉外人才的逻辑思辨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提出要求;三是微观层面,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能力的发挥提出指导性建议,期许学生进行理性化的职业规划与选择,力求成为德才兼备的法律人。山东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黄世席教授强调了涉外人才跨学科交叉培养、外国语学习应用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山大现有涉外人才培养模式向学生们提出了兴趣导向、把握机遇、理性选择的启发性建议。

图片2-讲座现场.JPG

互动环节中,肖永平解答了现场学生的提问并以三个生动的案例进一步阐述了涉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张海燕作总结发言,希望充分发挥此次论坛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国际化背景下涉外人才的培养作贡献。

【 作者:王茂泉   摄影:孙英哲    来源:法学院     责任编辑:丁璇    】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