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排行
校区要闻

张福贵兼职讲席教授聘任仪式暨中国文学与新文科建设工作坊在青岛校区举行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21日    点击次数:

4月17日,张福贵兼职讲席教授聘任仪式暨中国文学与新文科建设工作坊在青岛校区举行。校区党工委书记孔令栋出席活动并为张福贵颁发聘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院长方雷主持聘任仪式。

仪式上,孔令栋对张福贵加盟山大表示欢迎。他回顾了山东大学的办学历史,介绍了青岛校区的建设发展情况。孔令栋表示,山东大学与诗学有着密切联系,历史上曾涌现出多位在新诗创作和古典诗学研究领域有着卓越学术贡献的学者,奠定了山大“文史见长”的坚实基础和学科优势。而今天,诗学高等研究中心作为山东大学人文学科的学术高地,既承载着山大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也担负着创造未来新辉煌的使命和责任。希望张福贵教授的加盟可以进一步推进山东大学人文学科学术的繁荣。

聘任仪式后“中国文学与新文科建设”工作坊举行,诗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孙基林主持。张福贵教授以“大角度落实到小问题”为出发点谈论了“新文科”的两个含义,即“新的文科”与“文科如何新”。他提出,在追寻建设“新的文科”时,研究者要扩大思维,关注交叉学科的发展,关注文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将学科跨界研究大胆运用到文科教育以及科研工作中;在“文科如何新”的问题上,研究者要秉承着“越旧越新”的原则,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在研究方法上要回归本位、回归原典,切忌从概念出发寻找证据。张福贵教授还对“文学何用”进行了阐释,肯定了文学改造人,给社会提供新思想、新思维的重要意义。针对青年学者十分关注的“文学研究在当代如何取得突破”的实质性问题,张福贵教授提供了新的视野与思路,他以鲁迅研究为例,指出文学研究的历史空间很难开拓,但青年学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勇于反思的能力。

学术讨论环节,徐超丽教授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提出新文科教育既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又考验学生的学习能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陈琳老师从戏剧美学、哲学等角度谈论了科研教师思维模式转变的重要性,提出教学与科研都需要灵魂的共振。吕辛福老师认为学术研究应该从踏实读经典开始,秉承“原典作为起点,思想作为终点”的原则,在阅读经典的基础上多发问、勤思考、多动笔。现场参会学生也积极参加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气氛十分活跃。

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诗学高等研究中心、青岛校区人事处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等参加活动。

张福贵,男,1955年生,吉林敦化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同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中文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教育部新文科工作组成员、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华夏文化论坛》主编、《文学评论》编委。张福贵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他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十多部,合作译著2部,主编学术著作和教材十多部,论文80余次被《新华文摘》等转载。《光明日报》《中国文学年鉴》《中国比较文学》等30多家重要报刊对张福贵教授的研究成果进行高度评价和推介。

【 作者:魏文文   摄影:李木子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     责任编辑:丁璇    】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